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届史学新潮论坛第五分会场(上)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20

第五分会场(上) 

第五分会场上午场为晚清民国史场,共四篇论文。主持人为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丁士桓同学,他简单介绍与会人员后,本场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篇:谷逢雨(兰州大学)

  《名实之间的甘新之变——清朝中后期地图材料对甘新地区行政区划的差异反映》

第一篇文章是兰州大学谷逢雨同学的《名实之间的甘新之变——清朝中后期地图材料对甘新地区行政区划的差异反映》,他试图从本文入手,探讨“图像地图入史”的可能性与限度,从志书材料和地图材料两方面来看“甘新之变”,得出古地图不仅是古代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政治权力和地理观念的表达。某种程度上绘制者表现在地图上的价值判断——对地图的设计,比地图反映的历史地理事实更有价值。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梁淇栋同学认为,本文问题意识较强,作者搜寻地图、图片资料的功底比较扎实。但行文较为冗杂,摘要背景较多,还需再次打磨。此外,文章的第四部分最好分一下小标题,逐个进行论述。

来自西北大学的陈跃老师认为本文篇幅较长,图片较多,紧扣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图像史学”进行地图史相关研究。但文章取向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历史地理学的技术演变,考镜源流;二是通过历史地图考证历史事实,图文结合。他强调如果摒弃文字材料,只注重图片,则会误入歧途。此外,陈老师还着重强调:要根据文献记载绘制地图,切忌以讹传讹,不经考证误用前人的图。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认为行文用词一定要准确,切不可自己创制一些新词汇,为后人研究留下困惑。文章一定要简炼,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即可,篇幅不宜过长。


第二篇:李志鹏(四川大学)

《国家政权与地方精英的互动——以晚清教育改革中江、浙地区官绅冲突为中心》

第二篇文章是四川大学李志鹏同学的《国家政权与地方精英的互动——以晚清教育改革中江、浙地区官绅冲突为中心》,他认为清末新政时期,国家政权在向现代化过渡的尝试中希图增强自身在基层的话语权。学务场域内的官绅冲突是清末新政国家政权同地方精英关系的一个缩影。官绅双方彼此拉锯、互相对抗,可以反映出清末国家权力下渗过程的曲折。


来自西北大学的赵若彤同学认为,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引用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图表资料直观形象,论证较为充分。但是摘要过于冗长,关键词还值得进一步斟酌,文中“上峰”一词还需推敲。

来自西北大学的郑金刚老师认为,本文的问题意识不错,但题目从时间、空间上均过大,论述有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之嫌。文中对于“士绅”一词的定义模糊不清,前后逻辑较为混乱,对于“地方精英”的理解值得进一步推敲。郑老师还认为,写文章不能对既有定论进行生搬硬套,要从史料出发,深入详细解读史料。本文对于当时报刊的引用要慎重,因为当时报刊的政治导向性较强,推敲之后有选择的进行引用。此外,文中的个别表述、注释、错别字还需注意。



第三篇:赵若彤(西北大学)

《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制度研究》

第三篇文章是西北大学赵若彤同学的《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制度研究》,本文围绕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港,传染病随海港运输传入上海,促使上海开中国卫生检疫之先河,首创海港检疫制度来展开,从医疗史的角度系统论述了近代上海检疫制度。



来自兰州大学的谷逢雨同学认为,本文的问题意识与选题都较为突出,对近代上海检疫制度逐步确立过程的梳理和文章主线都较为明确。但是文章题目过大,还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

 来自西北大学的路中康老师因故未能到场,由其他同学代为宣读自己对文章的评价。他认为,本文选题新颖,角度独特。但是从史料看,引用史料多为二手史料,应更加丰富自己的论文基础;从结构看,选题较大,但多为浅尝辄止;从关键词看,文中对“检疫”这一词界定不清,导致行文逻辑混乱。此外,路老师还建议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时,应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体现文章的价值所在。郑金刚老师补充到,本文行文跳跃性过大,部分表述存在问题。写文章应注意新华社发布的最新禁用词。


第四篇:梁淇栋(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非基督教运动与陕西大革命》

最后一篇文章是陕西师范大学梁淇栋同学的《西安非基督教运动与陕西大革命》,他从1924年以来,首发于上海的全国性非基督教运动浪潮席卷到西安入手,探讨非基督教运动在西安的政治意涵随着时局变化而不断被重塑与丰富,勾勒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西丰富的革命历史图景。


来自四川大学的李志鹏同学认为本文详细梳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安非基督教运动和陕西大革命的过程。他提出对宗教的冲击部分,可以参引当时外国人的回忆录。此外,他还建议对于文中的一些表述可做进一步解释。


来自西北大学的谭红艳老师因故未能到场,由主持人丁士桓同学代为宣读对本文的评价。她认为,学界对于非基督教运动的研究较多,但对陕西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陕西地区的非基督教运动入手,语言凝练流畅。但是选题过大,史料来源单一,研究综述部分过于单薄。陈跃老师认为文章结语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郑金刚老师则认为文中并未得出中共与非基督教运动之间的关系,文章还值得进一步打磨。

自由讨论过后,主持人丁士桓同学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宣布本场会议圆满完成。



往期推荐

第十届史学新潮论坛第二分会场(上)

第二分会场(下)

第十届史学新潮论坛第一分会场(上)


文字来源/刘会霞

图片来源/白洪岗

责任编辑/傅亭瑄

审核/张钰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